科技创新

河南省快递协会是由经营快递业务以及与快递服务有关的企业和其他组织自愿结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的行业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邮政管理局,登记 管理机关是河南省民政厅,协会于2007年10月11日在河南郑州成立,办公地址设在郑州,是中国快递协会的会员单位,现任会长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程峰。

科技信息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信息 >

为快递服务国家建设提供理论研究——2020年邮政行业先进科学技术扫描(中)

2021-08-26


项目名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

  完成单位: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奖项:三等奖

  未雨绸缪建立健全应急供应链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暴露出应急供应链的一些不足。如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和响应机制不完善;应急储存、采购、运输、配送等环节不协调;应急供应链全程信息不透明导致的物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供应链是个复杂系统,需要系统思维进行统筹管理。”项目负责人丁桂花告诉《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项目综合提出我国构建疫情下应急供应链体系的措施建议。

  急供应链存在五方面问题

  丁桂花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供应链,是指应急物资从研发、生产、储备、采购、运输、配送及逆向回收的全过程,以及为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运作相应的组织管理、信息、技术、资金等各要素组成的保障系统。从时间维度可将供应保障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即医疗防护物资供需紧平衡前的供应保障,中后期即医疗防护物资供需紧平衡至疫情结束期间的供应保障。“我们的项目着重于应急救援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五方面问题。”丁桂花说。

  一是政策设计体系化不足。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规划、设施建设等多以自然灾害类事件为主,鲜少涉及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我国缺乏疫情下应急供应保障的牵头部门,导致在资源整合、指挥协调、流程控制等方面不协调。

  二是防疫物资储备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共有20个应急产业基地,物资生产及产地存储设施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但应急物资品种类型以抗震救灾类物资为主,基本不涉及医疗防护类物资。

  三是应急生产供给能力不足。医疗防疫物资特殊的医学性要求,在物资的生产供应、储存及运输等环节要配套适应的供应模式。产业链上下游不协同,部分医疗器械生产技术能力不足,只能从国外引进。

  四是信息不透明不通畅。由于缺少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政府层面没有建立基于信息化、大数据的应急供应链指挥调度体系,导致政府动员力与社会应急服务体系没有形成合力。

  五是逆向物流系统缺失。疫情中快速有效地处理医疗废弃物对疫源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逆向物流系统提出了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在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中对医废的逆向物流缺乏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建设。

  建立统一平台上的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突发卫生事件下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不足,项目提出了相应意见。

  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设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组织机构,该部门平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急时战时协调各部门的应急保障职责功能,对应急保障的要素资源进行统一指挥调度。构建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对紧急状态下相关部门的权责、部分行政法规等作相应调整;在立法中对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进行界定、处罚等规定。在预案体系建设方面,应急供应链系统不是单独构建,而是要寓应急于平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通过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平急供应链系统的深度融合。

  在生产储备体系建设方面,依据应急供应链预案方案,对照事件的响应等级标准,构建分区分层分级的物资供应保障机制。构建重要医药用品的战略储备计划,实现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储备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应急物资储备的形式。

  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要重视医废等逆向物流系统建设,形成闭环运作,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立国家层面多点联动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构建国家级供应链信息协同平台。该平台通过融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把供应链流程链接聚合起来,并实现社会化应急物资的高效运转。物资供需信息方面,平台要实现快速组织收集灾区对防疫物资的基本需求,包括物资品规数量等,并进行统一汇总。

  项目名称:亚欧主要国家快递发展指数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奖项:二等奖

知己知彼快递“出海”有了数据支撑

  邮政快递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要重视与跨境电商、先进制造业等协同发展,大力服务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增强境内外物流网络和服务能力。

  “本项目基于翔实的数据分析,全面评估‘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快递发展环境,为寄递企业准确聚焦重点国家,系统制定‘引进来’和‘走出去’国别具体策略提供有益借鉴。”项目负责人董晓珺对《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表示。

  本指数采用“综合指数+子指数”两层框架体系,由快递发展环境、快递发展基础、快递双边连接、快递发展潜力子指数共计63个指标构成。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递发展指数,量化评估沿线国家快递发展总体情况和内部特点;通过分析各国的综合指数和子指数表现,聚焦寄递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重点国家及优先级排序;通过对“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重点国家在不同指数中的表现进行国别分类,分别制定寄递企业在跨境业务、海外本土业务、装备/技术/经验输出、引进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具体国别策略。

  发展环境指数通过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三个指数,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区域国家均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快递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并对各国快递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限制情况进行分析。

  快递发展基础指数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发展规模、电商发展基础、邮政综合发展、物流绩效五个指数,分析快递业发展所需具备的基础要素。快递双边连接指数通过政策沟通、运输便利、中资投资连接、中国快递运营商布局热度、中国出口连接、中国进口连接六个指数,分析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快递业对接联通的关键要素。“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快递双边连接度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周边地区,双多边开展邮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备较好基础。

  快递发展潜力指数通过消费潜力、贸易增长、本土电商成长、电商吸引投资热度、行业增长五个指数评估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潜力要素。